3月初以来,由湖北东风系引发的汽车“降价潮”,火速席卷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加入补贴或降价大军之中。
成都:单车补贴最高15万元
3月17日,据“成都发布”消息,今日起龙泉驿区“产销联动”汽车消费活动启动,发放补贴总金额1亿元,单车累计补贴最高15万元。参与活动的品牌车型涵盖纯电、混电、插电。活动时间将持续到2023年6月30日。
【资料图】
上述活动将成为成都市汽车促销活动史上活动优惠幅度最大、本地造新能源品牌车型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惠民购车活动。
据了解,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聚集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整车企业10家,零部件企业500余家,2022年整车产量98万辆,汽车产业产值154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4万辆、同比增长36%。速腾、捷达系列、丰田亚洲龙、标致5008、沃尔沃XC60等多款市场热销车型均出产自其位于龙泉驿区的制造工厂。
此次参与活动的车型包括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神龙汽车、大运汽车、领克、红旗等企业的指定车型。个人或法人消费者在成都经营纳统的汽车经销商处购买上述车型,并按规定在规定期限内上牌,叠加企业匹配的优惠补贴,每辆车将获得1.5万~1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
成都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有望掀起汽车消费新热潮,提振汽车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有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上汽大众宣布补贴37亿元
覆盖全系车型
3月16日晚,上汽大众宣布补贴37亿元跟进“降价潮”,单车限时优惠最高可为5万元。上汽大众方面表示,本次补贴活动从即日起持续至4月30日。
具体来看,辉昂限时优惠5万元;途昂2023款、全新途昂x、威然2023款等车型限时优惠3.5万元;帕萨特2023款、帕萨特PHEV等车型优惠2.5万元,部分车型也享受1万至2万元不等的优惠。
新能源方面,上汽大众ID.家族也加入到降价潮,2023款ID.6X及2023款ID.4X均优惠3万元;2023款ID.3优惠2万元。
“这次惠民补贴政策覆盖到了上汽大众大众品牌旗下的全系车型,主要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消费环境。这也是我们营销变革后,对终端市场的变化能够快速反应地体现。”一位上汽大众内部人士表示。
随着上汽大众的加入,这场由“东风系”引发的车市“补贴大战”已经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BBA”、别克、比亚迪等超过30个汽车品牌通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与其中。
据新京报,上汽大众方面向记者表示,品牌选择降价的原因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是营销变革后,上汽大众直接触摸营销终端,快速反应,越来越接地气。
“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我们的一线人员收到了消费者的反馈,作出了降价的反应”,接近上汽大众人士向记者表示。
截至发稿,上汽集团(600104)股价报14.25元,涨0.56%,总市值1665亿元。
价格战缘何而起?
平安证券研究所汽车团队认为,汽车行业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
7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国六B的排放法规,新的排放要求中新增了RDE测试的限制要求以及20万公里的耐久试验(目前RDE仅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环保部暂未明确延迟执行,因此部分车企或存在去库存需求。
另外,受购置税减半退出及新能源车购买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23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比下降15.2%;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仅219.3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
平安证券分析称,价格战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
1)合资车企所依赖的燃油车市场整体规模在快速萎缩,我国燃油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到2022年减少了700万台左右。
2)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正被边缘化,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27.8%,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50%,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
3)合资车企缺乏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且大多没有插混车型布局,过去树立的品牌价值无法迁移;2023年自主品牌加速铺设独立新能源销售渠道,合资车经销渠道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劣势将进一步凸显。
财通证券认为,此轮汽车行业政企补贴来自于多方面因素影响,车企消化库存是原因之一。由于去年下半年发布的购置税减半政策,以及2022年为大范围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后一年等因素,汽车消费被提前透支,导致今年汽车销量比较惨淡,车企库存压力增大。
此次降价补贴幅度较大的主要是燃油类车型,当前国6b排放标准将于2023年7月1日全面实施,新标准后原有国6a库存车型将面临无法上牌的情形,届时经销商与车企将面临较大库存压力,政府联合地方企业推出的大幅度的补贴政策有望刺激终端消费,进而帮助缓解汽车行业库存压力。
财通证券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本次补贴的车型销量出现较明显增长,判断后续车企销量有望改善。看好自主龙头整车企业在大力度促销政策加持下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平安证券也指出,尽管价格战短期影响车企利润,但更应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后续影响,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
起步价降低,比亚迪“卷起来”了
在汽车行业掀起价格大战的背景下,比亚迪上述车型的起售价备受关注。
3月16日晚8点,比亚迪召开“汉唐双旗舰超级发布会”,发布了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两款车型,起步价均为20.98万元,实现了“加量不加价”。刚发布完新车,比亚迪的官网就“崩了”,有网友表示:“这是热度太高了吗?”
此前市场上曾有谣言称:“19.98冠军版汉,18.98冠军版唐即将屠杀。”意指比亚迪两款新车入门价将低于20万元。
对此,“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官方微信号发文表示:“网传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上市售价低于20万元?经办办核实,为不实信息!请大家关注3月16日20点汉唐双旗舰超级发布会及后续官方渠道发布的价格信息。”
而市场对比亚迪新车售价关注的背后,也是由于此前比亚迪秦PlusDM-i2023冠军版的上市开启了“油电同价”的时代,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
2023年2月10日,比亚迪秦PlusDM-i2023冠军版正式上市,该版本有5款细分车型(含55KM和120KM两种续航版本),官方指导价9.98万元-14.58万元,该产品的上市,让DM-i车型首次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据了解,2023款均价为12.34万元,较2021款均价降低了1.64万元,而功能、硬件都进行了增加。
也正因为“加量降价”的性价比,让比亚迪秦系列实现了销量大增。据乘联会数据,今年2月比亚迪秦销量为30540辆,同比增长24.6%,在全国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一。据“比亚迪汽车”官方微博,秦PlusDM-i2023冠军版上市7天就拿下了32058辆的订单。
来源:乘联会
信达证券研报表示,比亚迪秦PlusDM-i2023冠军版以较优的性价比降维打击合资油车市场。
合资品牌在10万元-15万元的A级轿车市场布局中主要以燃油车为主,对比发现:无论从价格、油耗、系统功能、硬件配件来看,秦PlusDM-i2023冠军版都有着明显的领先性。通过降维打击,秦PlusDM-i2023冠军版将颠覆燃油进行到底,油电同价或击穿合资车防线。
为了配合汉EV冠军版新车的推出,比亚迪经销商也曾针对旧款车型进行优惠。今年2月,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的比亚迪展厅王朝系列产品启动优惠方案,老款车型优惠幅度在万元上下,交车周期也进行了缩短。当时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比亚迪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比亚迪汉要推新款,因此要对2021款比亚迪汉进行去库存,经销商会有部分优惠政策。”
而在比亚迪汉EV冠军版发布的同时,比亚迪还针对比亚迪汉DM-i和汉DM-p推出“限时购车礼”活动:4月30日前购车享受1万元现金补贴(以购车开票时间为准)。
单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上游锂矿等原材料的价格下滑也成为车企降价的重要底气。据Wind数据,截至3月16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32.05万元/吨,较2022年11月高点56.75万元/吨下滑了43.5%。
据GGII预测,2023年锂价将迅速回归至30万元/吨以下,远期将向成本方向靠拢。
如果碳酸锂的价格进一步下滑,对新能源车企来说,就意味着造车成本的降低,这将给部分车企提供一定降价的空间。
Copyright 2015-2022 全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6036756号-6 联系邮箱:nuoxi 7979247 @sohu.com